镜头的焦距,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镜中心到平行光聚集点的距离;而在摄影中,是指当对焦在无穷远时,镜头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离。因此,只要知道镜头的焦距是怎样影响拍摄效果的就可以了。就是不同焦距拍摄。等效焦距,我们把镜头上标注的焦距定义为绝对焦距。绝对焦距是不会随着相机的改变而改变的,它反映了镜头本身的物理特性。而等效焦距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不同相机有着不同大小的感光器。简单来讲,相同的镜头装在不同大小感光器的相机上,照片拍出来的范围会有区别。怎么来量化不同大小感光器带来的这种差异呢?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全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一般在36mm*24mm左右,如尼康(Nikon)D3x,尼康(Nikon)D700,佳能(Canon)1Ds Mark III,佳能(Canon)5D Mark II。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大约分别在24mm*16mm和22mm*15mm。我们将全幅相机(感光器大小为36mm*24mm的相机)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所有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机上,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
光的重要性,如果你觉得你拍不出好看风光照是因为:a.你的器材不够好,b.你后期PS的不够好, c. 你摄影技术不够好, 那么很可能这些想法都是错的。很多人看到漂亮照片的第一反应是“你的照片有没有PS过”,“色彩真好”,或者是“我怎么就拍不出人家拍的效果”,“那地方我去过根本没照片拍的那么漂亮”。其实风光照和普通旅行照最大的差别不是其他的,而是光线。风光照最重要的是好的光线,而好的光线一般是在日落前后一个小时内,也就是所谓的Golden Hour,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多优秀的风光照是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的。再牛逼的景色碰上人大中午惨白的阳光在相机里出来的往往就是一张“到此一游照”而已。因此当下一次如果你觉得“为什么那些照片拍的都比看到的漂亮”的时候,尝试守候日落时分温暖的阳光或者绚丽的晚霞,也许你会有一个答案。
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用光既是一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无论你多会摆弄相机,多会构图,最终在完成的影像上,你会发现,还是光起到了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摄影本来就是用光在绘图。光源主要分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光质则分硬光和软光。而光位,最常见的有以下4种:1)顺光:顺光是摄影时最常使用的采光手法,是从被摄体正面照射过来的光线。它的特点是能把被摄体的形态和颜色表现得非常到位。2)侧光:凡是从被摄物的左右侧面45度-90度角打来的光线,都可以泛称为侧光。侧光千变万化,只要在拍摄时稍微改变光源角度,就能为整张照片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增添戏剧性。3)逆光:从被摄体后方照射过来的光线,从被摄体正面看,被摄体轮廓光显得非常明亮,闪烁的光辉很漂亮。这是最具戏剧张力的用光方式,可以创造富有戏剧感或意境的影像。
手震现象主要在将快门速度调慢或使用长镜头时会发生,为了不引起手震,提升ISO数值以便将快门速度调快来拍摄,或者是注意不要晃动到相机是很重要的。镜头焦距所引起的手震手震现象不只是会因为快门速度而引起,也会依照焦距的不同而发生。试试看将标准镜头安装在数位单眼相机上,转动变焦环,将焦距设定为18mm后于室内拍摄。如果是在室内拍照的话,一般来说会出现1/15~1/30秒的快门速度,所以在18mm焦距的广角状态下拍照的话,就可以拍出没有手震现象的清晰照片。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拍摄的话,广角镜头不会发生手震现象。在同一个场景下,使用于广角端相同的快门速度拍摄,但是将镜头转至在55mm,望远状态下拍照的话,可以发现在广角镜头当中没有发生的手震现象,却在利用望远端拍摄后出现了。
视频拍摄镜头的焦距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镜头能拍多远或者多宽。数字越小,焦距越短,视角也就越广,反之,数字越大,焦距越长,视角就越窄。例如300mm的超远摄镜头,只有8°的视角,而8mm的超广角镜头,则拥有180°的视角。在拍摄不同题材时选择不同的焦距,一般来说,24mm以下的广角镜头多用于拍摄风光,而50mm、85mm则更适合拍摄人像。视频拍摄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光圈我们一般会用f来表示,像f/1.4、f/8等,f数值越小,则光圈越大,进光量就越多,照片会越亮;f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较少,照片会较暗;另一方面,光圈的大小还会影响景深。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像背景更虚化更加梦幻。用小光圈背景会更为清晰,拍摄风景能保证捕捉清晰的大画面。